时间: 2020-12-15 20:07:29 来源:网络
再次踏上沈阳这片土地,赵誉衡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:高楼林立,道路宽敞整洁,市民十分文明,“来了就不想走”。
来自辽宁丹东的曹义新是辽宁美的现任私人定制会所负责人。去年底,因为简牍,她再次踏上了久违的沈阳土地。相比记忆中,曹一哥觉得沈阳的变化巨大:高楼林立,道路宽敞整洁,市民很文明。
如今,这座历史与现代碰撞的城市,伴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,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,工业基础雄厚,区位交通优势明显,科技人才资源丰富,城市人文精神强大,是一座“来了就不想走”的城市。
近日,《小康》杂志社会同国家信息中心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“2020中国综合小康指数”的“国民年度感受调查”,调查结果显示,“越来越好”是沈阳市受访者最大的感受。
暖阳、鸟语花香,沿着浦江通道,无论是慢跑还是步行,都是一种享受。喜欢运动的赵一哥是蒲河廊道的常客。该跑道全部采用生态环保材料,可满足半程马拉松赛事的要求,修复原有老路形成缓行系统,新增林荫道、涉水栈道形成缓行系统,满足了蒲河两岸群众休闲活动的需求。
近年来,辽河沈阳段自然封育面积达569平方公里,依托生态资源建设湿地公园,发展生态旅游。湿地内的环境类型多种多样,堤岸内的河流,滩涂、湿草地共同构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,林地、灌丛、湿地植物群落等植被构成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,白鹤、丹顶鹤、白鹭、青角鸭等鸟类在湿地筑巢繁殖,湿地成为鸟类的乐园、探照灯所。
辽河第一湾、卧龙湖、獾窝、七星湿地……一个个生态景观沿着辽河两岸排列,各显神通。
辽河两岸湿地每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来此观鸟,也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。濒临辽河第一湾,扼守着辽代古塔,辽河沿岸的小塔子村也吃上了生态饭,村民们盖起了客栈,特色农产品和农家美食吸引着不少城里人前来旅游。
沈北新区稻梦空间的生态旅游,比小塔子村的刚起步还要成熟。在沈阳,稻梦空间是网红打卡地,看稻田画,吃农家菜,闻稻香,吃糙米冰淇淋,临行前带上两袋当地出产的大米,可谓“大米之旅”。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,年收入过千万元,稻梦空间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田园综合体,是当地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展示平台。依托水稻梦想空间,发展生态农业,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,把生长在好水、好地、好空气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。
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沈阳中山公园文化内涵丰富,如今已是一个集休闲、避暑、运动和健康为一体的复合型的功能公园。园中绿树红花,亭台楼阁,小桥流水,即使身处闹市,也能感到舒适。值得一提的是,拥有音乐喷泉的浸渍广场是沈阳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。赵艺馨的居住地离中山公园不远。她依稀记得小时候去过这里玩。现在也经常带着孩子,回顾童年的感受。曹一欣觉得,沈阳的夜经济特别繁华,夜市上有好吃好玩的东西,自己一起阅读的日子也不寂寞。
来源:《小康》杂志12月号
记者:郭煦
常州视窗 版权所有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2820-8476-56@qq.com 联系电话:2820-8476-56
常州视窗